今年4月,曾备受关注的湖南衡东县儿童血铅中毒案二审宣判,两名血铅儿童家长获赔2.6万元。据媒体之前报道,衡东县大埔镇的血铅超标儿童数量超过了300人,部分血铅儿童家长提起了集体环境诉讼。
关于儿童血铅中毒事件的事件,已逐渐引起很多家长对这个儿童健康话题的关注。但你知道吗?有可能你的孩子也正处于高铅环境之中,而被你所忽视!
今天,我们请教了多位专家聊聊关于“铅中毒”这件事!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家长,认知铅中毒、学会防范避免,这些常识你应该必备哦~~
警惕身边的“铅炸弹”!
作为一种具有神经毒性的重金属元素,其实铅在我们身边的生活环境中可谓无处不在。
1、在新装修房子里:
市场上一些伪劣油漆、涂料装饰材料中,会含有高铅;一些车内装饰品,也存在高铅风险。
2、孩子常接触的日常用品和学习工具中:
比如铅笔、蜡笔、水彩笔、涂改笔,颜色亮艳的儿童玩具和陶瓷器皿……都很可能含高铅。
3、目前科学已证明的食品中含铅:
爆米花、松花蛋(制作过程中含有氧化铅)、用锡焊的铁皮罐头等。
4、家庭中必备的日常用品:
比如含铅的药品(尤其是中药)、化妆品、电池。
5、汽车尾气:
城市大气中的铅60%以上来自汽车含铅汽油的燃烧。
6、看身边是否有化工厂:
污染物会通过空气和土壤扬尘两种方式进入体内。疾控专家介绍,近些年来多地密集发生的儿童血铅中毒事件,都有一个相似的特点:孩子的生活周边有着含铅等重金属类的工业企业分布。
7、母体内高铅会传给孩子:
这主要有两种途径,一种是通过母体胎盘传输,另一种是哺乳时,通过乳汁进入婴幼儿体内。因此,女性在准备怀孕的前三个月内,为了宝宝的健康考虑,有条件的尽量做一下血铅水平检测,未超标的要严防超标,而已超标的要积极药物治疗,等血铅回到安全水平后再要宝宝。
为何儿童更容易铅中毒?
相比成年人,儿童更容易成为铅中毒的受害者。原因有很多:
从客观条件上,孩子更容易把铅带入体内。大多数婴幼儿都有把手放进嘴里的习惯,且婴幼儿的身高正处于汽车尾气排放的高度。
从生理条件上,在胃排空的状态下,铅在人体内的吸收率大幅增加,而儿童相较成人,因为机体代谢旺盛,胃排空的更快。儿童消化道对铅的吸收率高达42%—53%,而成人仅为5%—10%,铅在儿童呼吸道的吸收率也比成人高出1.6—2.7倍。进入身体后,铅在儿童体内的流动性也更大,更容易流向血液和软组织中,导致血铅超标,甚至中毒!
如何保护宝宝远离铅中毒?
1、让儿童避免被动吸烟,远离吸烟环境。因为香烟点燃后,烟雾中含有铅元素。
2、培养正确的饮食习惯,保障儿童进食定时,减少喂养过分油腻食品。因为空腹状态和吃过分油腻食品,会增加儿童肠道内对铅的吸收。
3、儿童应经常食用高钙、铁、锌等食物,多吃富含维生素C的新鲜水果、蔬菜等,这些食物具有排铅的功能。含钙充足的,如乳制品和豆制品;猕猴桃、草莓等水果富含维生素C;动物肝脏、血、肉类、蛋类、海产品等高含铁锌。
4、少食用松花皮蛋、爆米花等已知含铅的食品。
5、远离高铅环境。发现儿童身体有疑似高铅状况,要及时带孩子去医院做血铅专项筛查和检测。目前我国对儿童没有普遍血铅筛查,而居住在冶炼厂、蓄电池厂以及其他铅作业工厂附近的六岁以下儿童,正是高血铅的高危人群。对这部分家庭,家长可让孩子多筛查。
6、帮助儿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,避免铅附着于身体器官。比如,勤洗手,避免周边环境扬尘中沾染的铅尘,通过双手进入体内;经常剪指甲,因为这是一个很容易藏匿铅尘的部位。
7、外出帮孩子戴上口罩,马路上行走时,尽量给孩子选择高景观婴儿车,或抱着孩子。因为汽车排气管的高度与孩子身高相当,孩子更容易受到侵害。
8、对儿童的玩具、用品经常清洗和消毒,注意室内保洁,及时擦拭家庭尘土,儿童食品及餐具也要加盖保护罩。选购玩具时,尽量不要选择涂色鲜艳的,或者伪劣产品,注意看商品标识,选择质量可靠产品。
9、含铅的家庭化妆品、药物、铅蓄电池等,要避免儿童接触。
10、对于含铅的铅笔、蜡笔等学习工具,不要让儿童用嘴咬,切断铅从口入的直接途径。